南美洲对我来说似乎很遥远,因为整个大洲在地球的“背面”,如果中国在白天,那里就是夜晚,整整12个小时的时差,是不是感觉非常的远?如果说是从中国出发的话,整个行程估计要30个小时,看中间转机的停留时间了。
我对南美洲的概念几乎是零,只知道在秘鲁有个马丘比丘(另一名称:印加失落的城市),然后在玻利维亚有个乌尤尼盐湖(这个盐湖还有个美誉:天空之镜)。对这两处我非常执着,所以决定花这个钱和精力去趟南美洲。定下了在12月近3周的假期。出发前1个月很努力的学了西班牙语,墨西哥之行的经验告诉我,要去南美必须得学些西班牙语,不然寸步难行。果不其然的,虽然只学了点皮毛却能让我免去了许多“麻烦”,问路,点餐,坐车就不用“冒险”了。而且发现西班牙语覆盖率之广,真个拉丁美洲除了巴西外,中美,加勒比海上的数都数不清的小国都在说西班牙语。
12月6日从伦敦出发,再由美国达拉斯转机去秘鲁利马。抵达利马前有段小插曲得说说。总觉得每次只要和美国搭上关系,事情就变得非常复杂手续麻烦。经过10小时的航程我们抵达了美国达拉斯,由于转机时间只有2小时况且我们航班也晚点了一些,所以一到航站楼,我们便什么也不顾直接奔去转机处。可是,去转机处还需经过边检盖章,真受不了美国人把人人都当成“恐怖份子”来处理的态度。这我们这么急了去赶飞机,这些美国人还真会“享受”时间。当我们匆匆忙忙的赶到登机口这里,再看了看出发指示屏幕……真是晕倒!航班取消了?!因为外面冰天雪地的,7个跑道就开了1个,而且只见航班进不见出……无奈之下,只能让航空公司给咱换成明天的。距离转机时间有24小时,你能让偶在机场干撒呢?没看见外面冰天雪地的嘛?!花了个大价钱打了个车去了个距离机场只有3公里的酒店,下了车,进去酒店大堂才发现自己跑错了酒店。没瞧见外面下大雪嘛?!机场周围所有酒店都客满,硬着头皮,冰天雪地的,又走了2公里路终于到了一家有空房的酒店,结果酒店的热水系统是装在室外的,没瞧见外面下大雪嘛?!人家只不过是没驾好车,一路撞上酒店外置的热水系统,问题不大,就是没热水呗!只能卧个冰手冰脚的,再洗个冰水脸,再想想花这个价,“至尊”享受一下咯!只是一个冰天雪地让整个达拉斯“手足无措”。哎~ 达拉斯的恶劣气候耽误了我们原定的计划,为了追赶行程我们只能放弃秘鲁首都之游,直奔行程计划中的第二站Arequipa。


在达拉斯一刻也呆不下去的我迷迷糊糊的经由秘鲁首都利马,再由利马转机来到了行程第二站Arequipa(没中文名),Arequipa是秘鲁的第二大城市,有个不错的别名——白色城市,其保存了许多西班牙殖民时期时的建筑物,大部分建筑都是由白色火山岩石建成的而且已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其海拔为2380米,从这里开始我们是越走越高。Arequipa城区范围挺小的,2-3个小时就能走完大街小巷的。让我为之着迷的是,整个古城被一群雪山包围着。发现西班牙人造路造了特别的直,站在马路中间抬个头便可以清晰的看见雪山顶,而在城里只需短袖凉鞋,气候特别清爽宜人,有种夏转秋的那种季节交接时的感觉。


由于我们转机,转机再转机,一路上都没有好好的休息,抵达Arequipa后当天下午2点逛完了城区我们便早早的就寝了,一觉睡到翌日清晨6点,出发去Chivay前,我们又出去逛了下清晨的Arequipa,整个城市很安静,路人也少,天气非常好,白色的雪山顶矗立在一片蓝天之中,显得更加的白净,有种给人非常精神的感觉。
在继续游记前,偶先简单的描述下秘鲁的背景及地形。秘鲁孕育了美洲最早的人类之一的小北史前文明,以及前哥伦布时期美洲的最大国家印加帝国(Inka)。16世纪时期被西班牙征服并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再于1821年独立。秘鲁划分25个地区,安第斯山脉(平均海拔在3660米)纵贯南北国土,其覆盖秘鲁,玻利维亚,智力,哥伦比亚,厄瓜多,阿根廷,委内瑞拉。秘鲁西部沿海地区则为干旱平原,东部为亚马孙盆地的热带雨林。
此行我们整个行程都在3000米以上,庆幸的是我们没撒高原反应,之前在淘宝上买的《高原安》药一粒也没碰,亏了。


抵达Chivay前我们途径野生公园,这个野生公园和在非洲见到的不同,它没有凶猛的生物,也没有素食动物,有的就是外形特别像绵羊却又比羊体积大出一倍而且长了副骆驼的头,当地人称它为“骆驼”。整个野生公园就只有这些“骆驼”,由于海拔原因,地面上见不到许许多多绿莹莹的草地,见到的是一片片枯黄的杂草以及沙漠中常见的仙人掌。





我们一路上越走越高,抵达最高点4800米时,车子停在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破”屋边上,这里提供了当地出名的Coca茶。就是这个Coca茶叶,它可就是制造毒品可卡因的原料。虽然是市面上可怕的毒品原料,但是在南美却成了治疗腰痛牙痛的极佳药剂,当地人特别喜欢咀嚼这种茶叶,所以他们牙齿是世界上出了名的坚固。而我们这些来旅游的当然也不能错过这种土生土长的茶叶,这种茶叶可以有效治疗高原反映。当地人直接把晒干的茶叶片子丢进杯中,再加上几片薄荷叶,开水一冲就成了高效高原反映药。味道嘛,其实和中国人喝的绿茶挺像的。

下午我们入住了Yanque村的客栈,客栈只有几间客房,而我们是那天唯一的客人。客栈是由当地一户人家开的,老板特别热情,即是老板,又当伙计的,还算的上一个厨师吧!偶们的三餐就他一人在照应着。老板只会几个英语单词,所以咯偶就用上了偶那颁不上台面的西班牙语和他交流了起来,老板特别热情,直说偶的西班牙语说了好,嘿,比起他那破英语,偶的西班牙语还真是用上了,不然真难想像整个旅程将会变得困难重重的。


外面正在细雨不断而我们再也按捺不住性子,也顾不上什么潮湿气候了,直奔“峡谷跨桥”景点。大约踩了数不尽的水坑,沿着山的边缘,走在乡村小道上,右边是以岩石堆砌起的村民房屋围墙,而左边景色美的足以让你倒抽气息的梯田美景,一片一片绿莹莹的梯田,以及峡谷底下弯弯曲曲的小溪。哇!这个美景足以让你止步不前,流连忘返的。这不,手上的相机根本没停过,也不去管雨水会不会打湿手中的相机,咔嚓咔嚓的!我们前进的速度非常的缓慢,直至抵达跨桥前,才发现天色已不早,得乘天黑前赶紧回到客栈。但是回去前还得去泡个温泉,可惜的是,折回时雨水更是连绵不绝,使得偶真是有心却无意的寻觅着温泉去处了,满脑子想的就是回客栈,来一个热水澡。








翌日清晨,由于时差关系偶们早早的就起来了在客栈的附近兜兜,晴空万里的,空气特别的好。不一会我们的团队巴士驶进了村,我们便挥挥手向热情的老板告别。
偶们这个自由小团里真是有趣,各式各样的人都全了:美国人一家四口,西班牙来的老夫老妻一对,秘鲁姑侄一对,还有一美国人只身一人,加上偶俩,拼凑出的团队。虽然和这些人相处的时间非常短暂,但是每一个人都非常的友善及热情。这不,秘鲁姑侄两人经常和偶用西班牙语说说话,又教了些基本实用的寒暄。
经过了大约2小时的车程,偶们小团来到了鹰之峡谷的顶端。也是此次旅程中五大感慨之一,生了长了这么大,经常抬头便能见到的云彩以及坐在飞机里行万里云的时候,云彩随处可见,却又摸不着的遗憾。这回,让偶深刻的,切切实实的靠近了云彩,感受着云里雾里,继而便踩进了云朵里。心中实为感动,人生第一次,扎扎实实的抚摸着云彩,让朵朵云想我迎面扑来,太感动了。被云包住会是什么感觉呢?其实我除了觉得阴凉潮湿了些,便无其他了。





这座鹰之峡谷,顾名思义的,峡谷顶端处有许多站台,就是给人来观察雄鹰翱翔的。可惜了我们只远远的见到一只,只是远远的,然后便乖乖的上路继续了我们的旅程。
午饭过后告别了这个小团,我们便继续向东行往世界最高,南美洲最大的高原淡水湖-的的喀喀湖(Titicaca),湖面海拔高3812米。湖中有51个岛屿,最大的岛屿上有印加时代的神庙遗址,也是印第安人的圣湖。



我们在的的喀喀湖边上的小镇Puno落脚,隔天便出湖玩岛。的的喀喀湖里有数十座浮岛,浮岛是由芦苇草铺成的人工岛屿。相传1000年前,当地原住民乌鲁族为躲避印加人的侵略而建造的浮岛使之与世隔绝。让偶想不通的是,这些浮岛面积多在60-100平方米不等,至今还有人居住,一个岛一个族。而这些族民完完全全可以过着现代化,优越的生活,何必又何苦在这种明天不知会飘向哪里的浮岛上生活呢?









在Puno我们停留了2晚,相继我们便又坐着大巴向北出发前往Cusco。我们做的是旅游大巴,一路上一共停靠了4站,每一站都有一个景点可让我们下车伸展活动胫骨,顺便看看更多的文化遗址及博物馆。






抵达Cusco时差不多已是傍晚。偶们这次的旅行中多了一个美国朋友,他跟着我们的脚步,也相继的入住了同一家客栈。其实这样也挺好的,多个人说说话,而且他的西班牙语比偶的强多了,必要时他还可以为偶们翻译。
隔天我们便从Cusco出发去了此次旅程中五大感慨之二:马丘比丘(Machu Picchu),地名原译为“古老的山”。马丘比丘是秘鲁一个著名的前哥伦布时期时印加帝国的遗迹,这个遗址高耸在海拔2350-2430米的山脊上,俯瞰着乌鲁班巴河谷,此遗址更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其发现时间较晚(1911年被发觉),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国最为人所熟悉的标志。1983年马丘比丘古神庙被定为世界遗产且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马丘比丘景区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这不,我们在景区里足足兜了5个小时才基本上把大大小小的角落都兜到了。不需要跟团,自己走自由。








在Cusco我们又停留了3日,原本打算第2晚启程去玻利维亚的,可是从伦敦出发到现在基本上没怎么停留好好的休息,我们决定在Cusco多住一晚好好的享受没有时间束缚的一日。并且在Cusco市区走走看看。下午在咖巴里享受咖啡的香醇,望着窗外的平静。晚上再去马萨基一下……
无所事事的过了一日,晚上我们便又启程向玻利维亚政治首都-拉巴斯(La Paz)。这一路上有段小插曲必须得说说。偶们走的是陆路,从秘鲁去玻利维亚过境的时候,你先得去秘鲁出境处盖个章,然后,你自然而然的便会想到入境玻利维亚入境处再盖个入境章。可是就在此时,我怎么也没想到入境前竟然会被秘鲁的边防拉到了一间破屋里,不单单是我,所有长了一副外国人脸孔的游客都被“请”去那间破屋。起先我以为这里便是玻利维亚的入境管理处了……
文章继续第二部分:玻利维亚